为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感悟秋收起义精神内涵,筑牢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2025年7月5日至6日,机械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工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部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约40余人,前往九江市修水县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文化精神 坚守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星火燎原:重温誓词传承革命薪火
7月5日下午,一行人首先来到秋收起义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全体党员整齐列队,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馆内回荡,表达了党员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随后,全体人员认真聆听现场教学,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以及讲解员生动的讲述,深入了解了秋收起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修水组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设计制作出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并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在党史、军史上创立了“三个第一”的永恒丰碑。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情怀,同时也筑牢了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杰门遗风:感悟陈氏家国担当精神
当日下午,大家继续来到陈门五杰故里。在这里,大家了解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等陈氏家族成员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们的事迹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志深受触动,深刻体会到传承优良家风和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参观结束后,项忠平书记就地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展了一场紧扣当下党建重点任务的深刻党课。项忠平书记结合实地参观感受,从陈门五杰的家国担当切入,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7月6日,全体人员走进黄庭坚故里。黄庭坚不仅是宋代文学巨匠,其“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精神更是为人所称道。通过参观黄庭坚故居及相关历史遗迹,大家沉浸式体验了黄庭坚的精神世界,从他的诗词作品、为官经历中汲取到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纷纷表示要以黄庭坚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坚守廉洁底线,践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整个行程中,党员们不仅在彼此间积极交流互动、分享学习心得,更主动与同行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群众深入沟通。在参观途中、休息间隙,党员们与群众围坐在一起,结合秋收起义精神、黄庭坚廉政文化等学习内容,畅谈如何将这些精神力量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群众。通过这种深入的交流互动,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支部的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也为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凝聚起“红心向党、担当善为” 的强大合力。
此次修水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参与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在活动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更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院高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