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是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也是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以“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及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等。是机械类各专业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包括机械的结构分析和机构运动学、机械动力学和常用机构分析与设计,是机械设备性能分析及设计新机械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分模块进行学习,从广泛的机械概念,到具体的某一种机构以及性质进行学习,掌握机械原理课程知识以及重要的概念和设计你方法。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机械设计、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为各个课程对应的实践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分析与设计
2.对应章节:第二章第5节
3.课程讲次:3
三、案例教学目标
为体现“立德树人”为引领,“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结合本节内容,建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的条件;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机构组成对机构进行自由度(分析问题能力)
3.育人目标:引入“自由与法治”思政元素,树立核心价值观;引入“中国制造”思政元素,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案例讨论,树立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四、案例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
(1)先修内容:包括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图绘制,采用“结上学习+结下检测”;
(2)课堂学习内容:
[概念]机构自由度的定义。
[方法]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思维]机构运动确定的件条
[思维]机构自由度计算注意事项,包括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3)拓展和提高内容: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特别是串并联机器人自由度计算。
(4)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1:“社会中人的自由”——由机构自由度与约束关系引出。
思政内容2:“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由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举例引出。
2.教学重点
(1)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机构运动确定的条件。
3.教学难点
(1)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注意事项。
(2)平面低副和高副的识别与数目的确定。
4.教学特点
本章结构分析是后续运动分析的基础,而本节机构自由度是机构结构分析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机构自由度计算比较简单,但自由度的意义比较抽象,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上采用“理论讲授+工程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练习” 的教学方法。
五、案例教学设计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 |
授课题目 |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分析与设计 |
授课学时 |
1课时(45分钟) |
授课形式 |
多媒体 |
授课地点 |
机械楼601 |
授课班级 |
机A2223 |
授课人 |
胡云堂 |
教学创新理念 |
针对《机械原理》课程需要学习的机构种类多、理论分析多、工程综合性和创新实践性强等特点,本课程基于OBE理念,对标新工科建设要求,将课程知识链和产品结构链深度融合,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和劳动教育,形成“双链融合”教学知识体系,突出课程核心知识学习与解决复合工程问题相结合。按照“拓展创新案例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新结构新功能”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构建高阶系统设计思维。打造产教融合教学团队、构建具象尺度空间,创新项目牵引、尺度跟随的“三协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
教学背景 |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在本科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共计64学时。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后,更加结合工程实际、理论知识过渡到工程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传统教学内容逐渐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将来在从事机械设计工作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进行创造性设计,特别是要在基于整机的系统设计思维下进行机械系统方案设计,因此通过分析优秀创新设计案例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十分必要。本堂课将创新设计案例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引入教学。 |
学情分析 |
1. 学生已经完成《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学习,具备制图基础; 2. 通过对机器组成的理论学习,学生已经基本理解机器、机构的基本概念,运动副及构件的表示方法,但从机器构成的空间尺度到平面图形的转换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机械系统意识,具象思维尚未建立; 3. 学生在线上已完创新案例的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学习,对运动简图绘制实物有基本了解; 4.经过前期任务布置和学习基础,学生开始体验“PBL”教学方式,对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一定了解。 |
课程思政创新创业 劳动教育 技术实践 |
1.本节课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作品为案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科技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勇于挑战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强化基于整机的系统思维以及在创新案例中要分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思辨意识。 3.要求学生分小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劳动意识和实践精神。 |
教学目标 |
为体现“立德树人”为引领,“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结合本节内容,建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课前线上学习、课前创新基地实地观察,小组研讨,能够说明机器设计案例作品的设计背景、创意、功能、组成及工作流程。 2.能运用运动副和构件表示方法分析机器的结构; 3.会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会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能力目标:1.机械系统组成的系统思维能力; 2.从实物到理论线条再到工程实践的双向转化能力; 3.获取新知识、破除“刻板印象”的学习能力; 4.汇报材料制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素质目标:1.仔细钻研、求真探索的科学素养;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意识; 3.团队精神、系统思维和思辨意识 4.团结协作的劳动意识 5.大胆质疑的创新意识 |
教学重点 |
案例机构组成、功能分析及机械运动简图绘制 |
教学难点 |
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创新设计机械系统方案 |
教学手段与方法 |
学采用项目驱动,采用启发探究式和主动参与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启发探究式教学思路: (1)通过项目驱动,设计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通过分析问题,进行推测和假设,进行知识点的讲述与推导,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 (3)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点的工程应用。 (4)教学目标检验。通过分组讨论,课堂测验、设问抢答、随堂练习等环节,检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主动参与式教学,通过项目驱动创立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导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分析问题。 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线上采用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机械原理》在线课堂资源进行在线学习,课堂上采用学习通+多媒体演示+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
时间分配 |
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简介(3分钟); 2.内燃机连杆机构运动简图绘制(5分钟); 3.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组成、功能等(15分钟); 4.教师对作品所包含的相关知识解析(10分钟); 5.拓展任务:(8分钟); 6.课堂小结(2分钟)。 |
教学活动 |
教师活动备注 |
课 前 |
1.教师线上发布的小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分组形式学习自建教学资源“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作品案例”; 2.安排学生到创新基地实地观察、动手操作相应的作品案例。学生在充分了解探究日常机构用品及创新案例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基本流程。 |
课前线上发布小组学习任务,安排同学到创新基地实地观察 |
课 中 |
教学活动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简介(5分钟) 介绍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主要内容及步骤,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 (2)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注意事项是什么?
教学活动2. 案例教学.内燃机连杆机构运动简图绘制(5分钟) 通过内燃机结构分析,学生加深理解内燃机结构中涵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常用机构,并以内燃连杆机构为案例介绍分析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活动3.学生分组讨论(25分钟) 分成4个小组分别汇报、讨论案例,而后教师点评。 第一组学生汇报:无碳小车运动简图绘制 教师点评 第二组学生汇报:仿生啄木鸟运动简图绘制 教师点评 教学活动4.教师对案例所包含的相关知识解析(5) 拆解各功能部件,本装置的典型机构包含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棘轮)。 教学活动5.拓展任务(3分钟) 根据作品视频动画或原理框图,分析其机械结构组成。明确包含的机构类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计算机构自由度,确定合理的连杆和飞轮尺寸。绘制三维模型完成虚拟样机装配,并进行机构的运动仿真获取相关运动学参数。 (1)机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机构运动确定性及其自由度分析。 (2)三维实体建模和仿真:根据给定的初始参数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获得相关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3)机构及机构系统设计的创新设计 教学活动6.课堂小结(2分钟) |
**引入第一个 工程案例 引导学生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出发,体现教学内容“双链融合”。明确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是机械方案设计的关键。 *思政元素: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系统思维和思辨意识。 *课堂任务: 根据作品视频动画或原理框图,分析其机械结构组成。明确包含的机构类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计算机构自由度。 *思政元素: 获奖作品,系统思维和思辨意识,团结协作的劳动意识。 自由与法制 *获奖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整机及组合机构分析,提升学生高阶系统设计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 案例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新结构新功能,提升学生高阶系统设计思维。 *创新思维培养 *小结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
课 后 |
完成拓展任务,线上提交小组作业。 |
六、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进行教学设计、线上教学布置学习任务、答疑解惑,课堂精讲,主持参与学生讨论,总结归纳补充,学生线上自学、听讲、练习、讨论、上台陈述、点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
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以项目问题驱动为主线,在各个环节中不断的创设问题情景、并适时进行点拨诱导,再通过分组研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
(1)由“机构中的自由度”引出“社会中人的自由度”,分析“社会中人的自由、社会约束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陈述和大众点评等教学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劳动精神。
(3)“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来看,能够进行高阶知识的学习,即学生能够分析、评价、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的“两性一度”,但是还需要不断实践,总结经验。
(4)基于机械运动简图设计的案例教学需要不断地扩充丰富案例库的教学内容,挖掘案例库中的知识点和课程思政元素。
(5)学生创新设计机械系统方案有较高的挑战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课后在创新基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