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审核评估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校友风采 | 平凡人不凡事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正文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
机械学院第六期“红匠堂”:工科生新闻素养进阶的“秘密基地”
2025-04-25 14:35 学生科团委供稿 审核:邹传平 

当严谨的工科思维遇上新闻写作的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19日,九江学院机械学院第六期“红匠堂”新闻素养培训在机械楼206室开讲,60余名青马班学员与师生代表化身“新闻工匠”,通过理论研习与实践演练,探索工科视角下新闻写作的“破圈”之道,为工科人才培养注入人文温度与传播力量。

跳出会议写会议:用数据说话,以匠心叙事

“新闻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用思想挑素材、用数据讲故事。”主讲人李金玲老师以“数字出新闻”为切入点,结合机械学院科研创新、师生风采等案例,解析如何将工科生的逻辑优势转化为新闻写作的“硬核竞争力”。她强调,工科新闻需通过数据锚定价值,以故事化叙事激发共鸣。活动现场,学员们通过“标题攻擂赛”实战演练,将“红工匠精神”融入新闻创作。青马班学员王娜分享感悟:“以前写稿总陷于技术术语堆砌,现在学会用细节让硬核成果‘活’起来——比如用‘实验室深夜未熄的灯’描摹科研攻坚,用‘被磨出茧的指尖’刻画技能锤炼,这才是工科新闻的温度。”

美育赋能:镜头语言里的“工科浪漫”

“新闻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用构图传递思维的张力。”在第六期“红匠堂”培训中,李金玲老师以会议现场为实践课堂,带领学员探索工科镜头美学。针对会议场景的布局特点,她提出“动静结合”的拍摄理念:通过长焦镜头捕捉后排学员凝神记录的侧影,利用光影对比突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批注;在近景构图中,聚焦前排学生手持图纸讨论时微蹙的眉头与发亮的眼神,定格“思维跃动”的瞬间。胡亚杰尝试以低角度仰拍讲台,将投影屏上的结构图与台下仰头凝视的人群收入同一画面,生动诠释工科生专注求索的群像。

从“写新闻”到“传精神”: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

如何让工科故事“破壁出圈”?机械学院团委负责人提出“三维进阶法”:一维夯实基础,通过“标题—数据—故事”铁三角打磨稿件精度;二维融合媒介,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将新闻内容转化为合适的形式;三维升华价值,以“红工匠精神”为内核,将学院育人实践内容及成果链接社会热点,提升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展现工科人的社会担当。

九江学院机械学院第六期“红匠堂”聚焦工科生新闻素养进阶,让工科生手中的笔与镜头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传递价值的桥梁。正如李金玲老师所言:“新闻工匠的修炼,在于既要有显微镜般的细致,又要有望远镜般的视野。”未来,机械学院将以“红匠堂”为支点,持续深化“红工匠精神”的内涵,推动工科人才以创新之力回应时代命题,以人文情怀书写科技报国的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