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机械学院红工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濂溪区姑塘镇农村调研,深切感受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乡村振兴的变化,为乡村建设添一份力。
立足实践 贴身土地
眼下,正值夏收夏种的好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来到活动地点后,参加活动的同学各自分工后积极投入田间劳动中,帮助农户们开展了清除杂草、浇水等行动。烈日炎炎挡不住同学的热情,闷热的土地上一群挥着锄头、提着水桶、挥汗如雨的同学,与周围长势不错的庄稼构成了夏日里一幅靓丽的农耕图。在结束这些活动后同学们又随着农户们回到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看着充满生气的田野,干净的屋子,同学们发现了劳动之美,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董飞同学表示:“通过此次实践劳动,我明白了农民大伯的不易与艰辛以及劳动教育的意义。”

深入调研 倾听心声
实践队走访了一些农村的孤寡老人以及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了解到对于孤寡老人、无人抚养儿童等,与他们拉家常、问冷暖,减轻他们心理负担。走访中大家了解到,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各种救助政策,镇机关精准纳入对象,保障基本生活。谷山村邵建平家里有三个孩子,妻子有智力残疾,政府在他们突发困难时给予帮助,提供就业帮扶,多方增加收入渠道,并给予医药费减免、子女上学减免学费等多种优惠政策。一系列走访调研工作下来,实践队员都感受到了近几年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对于姑塘镇的脱贫攻坚政策有所了解,如政府会进行技能培训、帮扶车间提供就业岗位,就业监测(疫情大环境保障就业),实行结对帮扶,帮促政策宣讲,合作社项目帮扶,合作社项目收益会拿出一部分用于发放给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家庭兜底保障。对于因病因残因意外等突发原因导致脱贫,会了解情况后及时用运用相关政策给予帮助,例如,办理慢性病卡提高药物费用报销比例、突发意外申请民政部门救助资金支持,资格认定后教育部门会对学习费用减免等等相关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位。工作结束后,袁文杰同学表示:“通过走访调研,我发现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村振兴建设同样开展得红红火火,让我对投入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

倡导环保 健康生活
通过周边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姑塘镇政府着重工业与环保农村建设两手抓。工业主要围绕区委“五大战略”和“六做”的总体要求,坚持做强工业、服务企业、推动招商,全镇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生态宜居是衡量乡村振兴内在品质的关键,随着姑塘镇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等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着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政府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维护山林、修整道路、治理村落,同时积极发展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如今走在村里,地面整洁,平整的马路横穿全村,通向县城的路也修的十分完善,极大的提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通过本次实践和调研活动,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同时也了解了农村的很多实际情况,学到了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