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走“真儒过化之境” 共话南康旅游文化
7月1日上午,机材学院团委书记彭西峰,学生党总支组织委员赖亚汝老师,学生科李悦老师以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的7同学共同来到南康镇观音桥景区开展调研活动。

来到观音桥景区,唐寅的题诗“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便映入眼帘,望着那斑驳的老城墙加上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老师同学们心中不禁对着这千古胜绝更是好奇。通过一段蜿蜒曲折的长廊,号称“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伫立眼前。李悦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到其泉水色清味甘,星子人常灌水于饮用水瓶直接饮用。同学们听后纷纷取了一瓢水来饮用,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丝清凉。径直走过十几步,便看见观音桥横跨于大汉阳峰和五老峰之间的深涧之上。踏上这座千年古桥,老师和同学们感受着这座桥的沧桑历史,同时赞叹着古人的智慧。从桥上往下看,便是三峡涧,淙淙的泉水流过,拍打着沿路的巨石,形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绝景,老师同学们心中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敬畏油然而生。

在欣赏美景之余,老师、同学们每来到一处人文胜迹,都对其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故事进行了探索和交流。冯玉祥的《墨子篇》石刻前,老师同学们共同体会着冯玉祥将军的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栖贤寺中,遐想着白居易口中的“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此外,赖亚汝老师还给同学们讲述了周恩来和放牛娃周桂花的故事,同学们共同体味着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结束了观音桥之旅后,老师同学们就南康镇的旅游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期间,彭西峰老师从以下三点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一是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二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接着,他还结合南康镇的特色景点和历史文化发表了自己对旅游发展的见解以及旅游宣传的重要性。同学们也根据自己对旅游的了解与老师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文化的感触。在观音桥景区的开展的调研活动中,同学们用心灵去感受着一草一木,用行动去践行活动的意义。实践中调研,让同学们懂得了发现和探索;调研中思考,让同学们学会了联想和分析。感叹路过的美景之后,用更多的时间去思索才是完整的旅行。